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印博观察 » 正文

“新化文印”的阵痛与突围——印博会探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5  来源:湘声报  作者:李飞  浏览次数:1715
核心提示:“新化文印”曾是湖南乃至全国最具地缘特色、劳务品牌,并占据了全国文印产业的八成市场。随着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各种成本的增加,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尴尬,催生行业洗牌的阵痛与突围
 

   

  曾经的辉煌难掩现在的尴尬 “新化文印”的阵痛与突围

  

  ◆本报记者  李飞

  上世纪60年代,几个新化人背着打字机维修工具走向全国各地。随后,打印和维修技术在亲戚朋友、师傅徒弟间传授开来。80年代,“新化文印”店遍地开花。  

  据了解,目前新化人在全国660多个市、1500多个县开有文印店,从事数码快印的新化籍人员达20多万人,拥有图文输出中心5万家以上,年产值100多亿元,占据了全国八成的市场份额。  

  近40年的时间,让“新化文印”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而这个行业也在发展中渐渐趋于饱和。随着同行同乡间的内耗内斗、设备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以及门市租金、耗材和人才成本的急剧增长,经营者们面临退出或转型的两难抉择。  

  “新化文印”洗牌重塑已不可回避。

  

  “新化文印”的诞生  

  说到“新化文印”,不得不提邹联经。  

  现年68岁的邹联经出生于新化县洋溪镇寨边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个挑着工具箱修钢笔修锁、补皮鞋的修理匠。他小学没读完,就跟着父亲外出跑江湖。十二三岁时,邹联经不但会修钢笔,还能在钢笔上刻唐诗和毛主席语录。  

  1964年,邹联经在杭州修钢笔时偶遇了一位林姓大姐,其丈夫是上海打字机厂的工程师,他由此学会了维修打字机。“那时候修打字机的人很少,工钱不菲,一个月勤快点能赚到两千元。当时一天的工钱才15元。”邹联经回忆当时的情形。  

  有了这门手艺,邹联经回到老家办起了打字机维修培训班,带了一批又一批徒弟。  

  1979年,新化县打字机修配厂成立,邹联经出任厂长。“厂子成立以后,开始大张旗鼓地办学习班,有的学员学习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就出师了。”邹联经说。  

  亲带亲,友帮友,徒传徒,邹联经的技术遍传新化。新化人由此开始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维修打字机的流动大军。  

  “那时,洋溪邮局的汇款单像雪片似地从全国四面八方飞来,都是外出从事打字复印行业的人寄回来的钱。洋溪漂亮的女孩都以嫁给会修打字机的小伙为荣。”邹联经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新化火车站就有了现在的春运景象,只见人头攒动,很多人都背着清一色的维修打字机的白色帆布工具包,那是“新化文印”发展的黄金时代。  

  年轻时的邹联经不仅想法多且十分爱学习,每次在政府机关、学校维修打字机时,都会抓起手边的报纸、书籍翻一翻。通过对一些信息以及当时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他敏锐地察觉到复印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  

  1986年,邹联经购买了一台二手复印机,创办了镇里的第一家复印店,从此也揭开了新化复印店的历史。  

  “当时我们所有的复印机都是从日本、美国流入的二手复印机。”邹联经说,二手复印机进货源被发现后,很快扩散到国内各地,复印店遍地开花。  

  1992年,邹联经的亲戚邹联敏开始和台湾人做二手复印机的生意,范围逐步扩展到日本、美国和欧洲,由此揭开了新化打字复印从业者进行国际贸易的序幕。

  

  阵痛与突围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化人逐步将文印行业开辟成该县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将‘新化文印’打造成了湖南省乃至全国最具地缘特色的技术品牌和劳务品牌,可称为‘新化现象’。”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冯军旗在其论文《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中这样总结。  

  冯军旗所言的“新化现象”,是指把日本和美国的二手复印设备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到国内,再通过专业市场销售到专业店,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一行业的从业模式一直保持着以亲缘、地缘为纽带进行传导和扩散。以至今天,走进洋溪镇,来自全国各地的图文及文印相关企业招工的横幅和广告纸,随处可见。  

  “回乡招工,是因为对家乡人知根知底,信赖度要高一些,可避免外地人学到了技术就离开的情况,但习惯孤军奋战、地缘壁垒意识过强、严防行业信息技术外流等做法,也成了新化籍文印人的弱点。”原新化县政协副主席李典辉说。  

  地缘情结在文印企业负责人的姓氏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细数“新化文印”产业发展较好的百来家企业,邹姓、曾姓的法人代表占70%。在新化,曾与邹是两大主要姓氏。  

  另外,新化图文产业发展了近半个世纪,家庭经营或夫妻店的经营模式一直固守未变。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夫妻图文店占市场的半数以上。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企业开放度、透明度要求日益增强,新化打字复印产业面临新的考验,其地缘堡垒受到愈来愈猛烈的冲击。  

  “往后10至15年,复印行业将如打字行业一样,会被逐步淘汰。”邹联经说,他身边曾从事图文产业,现转行另谋出路的人不在少数。  

  而复印店分布密度之高,也促使文印服务微利时代提前到来。长沙一些图文店,A4纸的复印单价已降至1角钱以下,更有甚者低至四五分钱,濒临亏本。

  

  多方发力转型升级  

  “与其说新化图文发展时况日下,不如说是洗牌转型的最好时机。”在新化数码快印商会会长曹建辉看来,新化图文产业虽进入了阵痛期,但要实现突围,并不是没有出口。  

  曹建辉是受邹联经影响最早的一批人。他先后在武汉、北京、长沙、拉萨等地开设图文打印店。  

  2011年,曹建辉组织成立了新化数码快印行业商会,他任首届会长。“建立自己的行业组织,不仅能有效整合新化数码快印行业在全国的资源,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参与市场竞争和规模化经营。还能通过商会平台,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精心创建‘新化数码快印’的品牌,维护行业共同利益。”曹建辉说,现在已有200多家新化籍文印产业参与商会,而新化籍文印人相对集中的其他省市,也都相继成立了文印行业商会。  

  为形成发展合力,2013年曹建新又建立了印联帮网站,专为图文快印行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2015年春节前夕,他在洋溪镇策划举办了“2015中国新化国际文印暨文印产业博览会”(简称“印博会”)。  

  对曹建辉而言,“印博会”这一平台能整合“新化文印”上下游产业,将文印业的各种成功经营模式与理念传递给其他“新化文印”从业人员,对引导图文产业转型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实现所有产品设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这是曹建辉考虑得最多的事情。“至今我国都还没有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复印机,营销再好,领域拓展再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只是局限在简单的配件组装和技术集成层面。如果不能研发出占据产业链条顶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和技术,我们始终都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同时,社会的发展,也给文印事业带来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兴盛,电子信息媒介、电子阅读的快速发展,大大减少了纸张的使用量,复印刚性需求减弱。另一方面,国家政府倡导无纸化办公,电子文档传载,行政办公经费压缩,也大大减少了商务图文业务的来源。  

  而这些变化与挑战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今年娄底市政协全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邹健湘提交了《在娄底新化县创建文印产业园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深度整合国内外文印产业资源,推动国内外文印厂商逐步植根新化;建设文印产业总部经济园,让“新化文印”成为新化本土经济的品牌产业,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新化文印”之都”。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作者信息
  • 已缴纳 0.00 元保证金
  • 联系人印印网编辑(女士)     
  • 会员 [当前离线] [加为商友] [发送信件]
  • 手机
  • 地区湖南-娄底市-新化县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湘ICP备2022015491号

湘公网安备 43132202001061号